套胶竹
绿竹
种中文名:绿竹 种拉丁名: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(munro) keng f. 种别名 :坭竹、鸟药竹 科中文名:禾本科 科拉丁名:gramineae 属中文名:绿竹属 属拉丁名:dendrocalamopsis 族中文名:牡竹族 族拉丁名:dendrocalameae 超族中文名:竹超族 超族拉丁名:bambusatae 亚科中文名:竹亚科 亚科拉丁名:bambusoideae nees 目中文名:禾本目 目拉丁名:graminales(poales) 纲中文名: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:mono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: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:angiospermae 中国植物志:9(1):141 形态特征: 主干高6—9米,径粗5—8厘米,幼时被白粉,粉退后呈绿色或暗绿色。箨鞘坚硬而质脆,无毛而有光泽,长8—16厘米,宽8—28厘米;箨叶三角状披针形,直立,下面无毛,上面粗糙;茎每节有3枚粗大的和若干较小的枝条,每小枝生叶7—15枚,叶鞘长7—15厘米,幼时生有小刺毛,后则无毛;叶片披针状矩圆形,长12—30厘米,宽2.5—6.2厘米,次脉9—14对,还有小横脉。开花枝条通常细而坚硬,节间一侧扁平,小穗下部绿色上部赤紫色,长20—35毫米,宽7—10毫米。笋期5—11月。节间圆筒形,长20-35厘米,通常邻近的节间稍作“之”字形曲折;竿壁厚4—12毫米。箨鞘脱落性,革质,顶端近为截形,背面无毛或被有或疏或密的褐色刺毛,边缘无毛或其上部显著生纤毛;箨耳近等大,椭圆形或近圆形,边缘生纤毛;箨舌高约1毫米,近全缘或上缘呈波状;箨片直立,三角形或窄三角形,先端长渐尖,基部截形并向内收窄,其宽度约箨鞘顶宽之半。分枝习性较高,常在竿第七节以上始发枝,竿每节计有3主枝和若干较细小的枝条。末级小枝具6一15叶;叶鞘长7—15厘米,初时被显著小刺毛,以后渐变无毛,边缘大都无毛或有时疏生纤毛;叶耳半圆形,边缘有棕色燧毛;叶舌矮,截平或圆拱起;口十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15—30厘米,宽3—6厘米,先端长渐尖,基部钝圆或广楔形,上表面无毛,下表面被柔毛,边缘粗糙或有小刺毛,次脉9-14对,脉间的再次脉为9条,小横脉较明显;叶柄长2—6毫米。花枝无叶;假小穗.单生或丛生于花枝各节,长2.7—3厘米,宽7一10毫米,两侧扁,下部绿色,上部赤紫色;苞片3—5,上方1或 2片腋内无芽;小穗含5—9朵小花;小穗轴脱节于颖下,其节间粗短;颖1片,卵形,长 9—10毫米,宽8毫米,无毛,边缘生纤毛,具多脉,脉间有小横脉;外稃与颖相似,卵形,长17毫米,宽13毫米,先端尖,有小尖头,无毛或有微毛,具多脉(约有31条),其脉间亦有小横脉,边缘生纤毛;内稃长13毫米,宽4毫米,顶端尖锐而不具裂缺,两面均生微毛,背部2脊间有3—5脉,脊外至边缘各有2脉,各脉间均有稀疏小横脉,边缘和脊上均生显著的纤毛;鳞被3,近同形,卵状披针形,长3.5毫米,脉纹明显,边缘生纤毛;花药长8毫米,顶端有小尖头,其上还生小刺毛;子房卵形,长2毫米,被粗毛,花柱显著,较子房为长,顶端有3条长而纤细的羽毛状柱头。果实未见。笋期5—11月,花期多在夏季至秋季。 用 途: 本种为台湾省普遍栽培的竹类之一。竿可作建筑用材或劈篾编制用具,亦为造纸原料。笋味鲜美,质地柔软,除蔬食外,还可加工制笋干或罐头;由于笋期长,产量丰富,故商品效益颇大。此外在台湾还有在本种竹竿刮取竹茹,作为解热的中药材。 产地分布: 产浙江南部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和海南等省区。模式标本采自台湾淡水。
展开全文